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3年12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- 2023年12月

重視英語學習 提升學生積極性


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本着佛化教育的精神,重視因材施教,過去數年持續投放資源,根據學生的語言能力分組教學,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差異。學校致力為學生提供適切支援,推出不同具趣味性與生活化的跨學科協作活動與課程,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水平。學校不斷升級校園設施,為學生打造更優質的學習與閱讀環境;靈活運用資源籌辦海外交流,創造豐富的學習經歷,帶領同學裝備自我,提升學習自主性。

因材施教 提供適切支援

學校以學生為本,照顧學習差異,除按學生的學習程度分班外,更進一步推行小組教學,按照他們的語文能力,將中一至中三級四個班別分拆為六組;中四至中五級則四班分成五組。每組人數維持在十至二十多位,以便老師能夠更細緻地關顧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要。

蘇家樑校長表示,他剛到任時,只有中三級能夠做到四班分拆成五組,學校在這兩三年來積極投放資源推動分組教學。學術表現較佳的學生會被安排在第一組;能力較弱或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則被編排到較後的組別,而該組別的人數亦相對較少。分組教學有助老師根據學生的特質,彈性運用不同教學方法,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。

此外,學校在升中暑假舉辦中一級英文班銜接課程,協助學生儘早奠定良好的英語基礎。校方亦增聘英語老師,加強額外支援,在星期六及課後開設英文補習班,達到拔尖補底的果效,幫助學生提升英文科成績。

跨學科活動 英語融入生活

學校積極推動跨學科協作教學,發展學生的知識、技能及態度,學校會按照學生的能力與興趣挑選適合的協作科目,並以舉辦多元化學習活動的方式去推進。蘇校長期望學校的教學政策能夠真正幫助到每一位學生成長、進步,而不僅僅為了追求考試分數。為此,校方安排英文科與家政科合辦健康飲食烹飪比賽,並與生物科合辦攤位活動「膳食與健康」,將英語元素融入生活,皆因餐牌、菜譜的內容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使用到的英語詞彙對學生而言也較容易吸收及學習。跨學科學習模式多元,以今年中秋節為例,外籍英語教師聯同中文科教師在校內掛花燈,為學生創造節日氛圍之餘,還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語境。

跨科閱讀課程 達至教學相長

在課程內容方面,閱讀作為各科學習的基礎,學校重視英文科與閱讀課的跨科協作。透過參加香港教育大學優質教育基金舉辦的「透過網上學習照顧初中學生的多樣性(閱讀與寫作)」網絡計劃,鼓勵初中學生多閱讀,並提供寫作方面的學習支援。中四及中五級則設 LAC 科(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)及 RAC 科(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),有助擴闊學生的閱讀深度、廣度,掌握閱讀技巧與提升英語能力。

學校作為教育局 LAC科及 RAC科的先導學校,相關課程規劃愈加完善。蘇校長指出,校方讓剛畢業數年的老師接棒成為導師,避免因主導課程的老師將來退休而造成斷層。新老師會在英文科分組教學上也累積一定的經驗,已經能夠擔任代表到校外分享心得,並在過程中汲取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回到學校。蘇校長欣然表示:「不僅是學生,老師也在進步和持續發展,達至教學相長。」

優化教學設備 營造閱讀風氣

學校靈活調配資源,善用優質教育基金,進行一連串的硬件升級工程,包括改善圖書館配套,增建多媒體資訊室與小組學習會議室,讓學生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下完成網上閱讀、多媒體學習,以及進行小組討論。新落成的空間也能夠用以開展讀書會、小型講座等活動,得以助長校內的閱讀風氣,繼而強化學生的英語能力。

學校圖書館內的中英文藏書豐富,共約 18000本,並添置電子書,學生只需利用電子裝置便可以登入並閱覽香港教育城書櫃。校方也會定期舉辦閱讀相關活動,例如閱讀報告比賽、書籍封面設計比賽、閱讀獎勵計劃等。教學團隊及圖書館主任會於早會或週會向學生推介書籍,促進他們的閱讀興趣和自主性。

蘇校長補充,圖書館主任現每隔兩至三星期就會推出新的主題書展,以推廣閱讀計劃,協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。過去曾以旅行為主題,在圖書館陳列不同國家的旅行書籍,配合美侖美奐的裝飾吸引學生注意力。此外,主題書展定期更新,讓學生知道圖書館的藏書題材多元,引導他們進行探索和發掘,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。

籌辦境外交流 促進學生自發學習

學校深諳學習不應局限於校園,故此靈活運用及分配校內、外資源,舉辦境外英語交流學習團,突破課堂限制,讓學生在真實、濃厚的語境中學習及運用英語。早前,學校向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「國際青年交流資助計劃」成功申請資助,用作籌辦「青年夢想深度交流之馬來西亞互訪 2023」計劃,學校學生會與馬來西亞的八打靈公教國民型中學的同學進行互訪,期望計劃有助擴闊學生視野,豐富學習經歷,帶來精彩的校園生活體驗。

蘇校長補充,交流計劃的參加門檻不高,只要學生願意開口說英文且學習努力、奮進,皆可以報名參加。對於有機會出國遊歷,學生也表現得十分積極。該遊學計劃於今年 7 月進行,學生需要為交流活動及早做準備,當中需要全程使用英語溝通,並會安排學生參與多元化的體驗活動,例如到紅樹林植樹、親手製作錫器等。而到 12 月時,馬來西亞學生亦會到訪香港,屆時本地學生也要一盡地主之誼,使用英語熱情接待。

境外交流計劃能夠培養學生的膽量與自信心,並為其提供豐富的機會以英語與外國人溝通。同時,他們從而認識到英語作為一項溝通工具的重要性,不僅是為了應付考試,日常也能夠學以致用。交流結束後,兩地學生亦繼續使用通訊軟件聯絡,將社交網絡延伸至海外國家,促進學生之間互相交流。蘇校長進一步指出,交流計劃難能可貴的是為學生提供珍貴的反思機會,有參加計劃的學生驚訝於馬來西亞學生的學習習慣或言行舉止,進而思考自身的不足之處及可以進步的空間。交流計劃促進學生的社交能力,協助其迎接更廣闊的世界,激發學習動機並提高學習的自發性。

 

教育傳媒

蘇家樑校長 蘇家樑校長
學校重視因材施教 學校重視因材施教
根據學生的語言能力分組教學 根據學生的語言能力分組教學
學校以學生為本,照顧學習差異 學校以學生為本,照顧學習差異
學校積極推動跨學科協作教學 學校積極推動跨學科協作教學
學校為教育局 LAC科及 RAC科的先導學校 學校為教育局 LAC科及 RAC科的先導學校
學校重視英文科與閱讀課的跨科協作 學校重視英文科與閱讀課的跨科協作
讓學生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下完成網上閱讀 讓學生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下完成網上閱讀
為其提供豐富的機會以英語與外國人溝通 為其提供豐富的機會以英語與外國人溝通
精彩的校園生活體驗 精彩的校園生活體驗
讓學生在真實、濃厚的語境中學習及運用英語 讓學生在真實、濃厚的語境中學習及運用英語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